《加拿大留學的日子–沒有講台的教室》


我們的家政廚房教室。我沒課時就在這裡寫功課、喝茶、聽音樂,很是自在!

記得第一堂課進入教室時的感覺–桌下的置物櫃呢?後來得知是跑班制,東西自己提,置物櫃的功用也就消失了(好一個奪走做置物櫃工匠的工作)。也難怪很多學生都拿著鉛筆和手機就進教室了。不能擺放東西,提的自然就少了。而當青春期亞洲孩子聽父母言與電視廣告多喝了那一杯牛奶立志長高時,背後的書包又將那牛奶的功勞夷為平地。這時歐美國家的孩子卻是拎著小皮包,天天在牆上刻著日漸高漲的數子。(這或許是為什麼外國人都比較高

有些教室是一個個座位,另外則是一桌五六個的排形。沒有像國小時兩個桌子併排的座位。記得以前都期待抽籤抽到與好朋友坐在一起,而忌忘與「臭男生」同座,現在卻恨不得與旁邊帥哥距離拉近點

開始上課時,老師慢慢悠悠的點名。沒有講台的教室,使他能將一整間都當成自己的走秀舞台。我初級商業概論的老師就示範的非常到位,天天「咔咔咔」穿著十寸高跟鞋,一身妝容像走出門外會被狗仔拍到一樣,非常精心打理。老實說我們上課多半時間都在打量她的穿著,不時給予自己的評判:「那也太搶眼了吧!怎麼能這麼配」。雖然如此,今天她穿著粉色大毛衣配瑩光束褲,明天肯定有人穿的雷同。這老師是我們心裡的時尚model,但卻沒人敢承認。一次被稱讚我的茸茸紫色襖子很好看,一整個像被明星注意到般特別高興,就在廊間揮著大衣秀、仰著頭、跨步行走。風采及了!
這學期的世界地理課教室。牆壁是學生畫的海洋世界,極為精緻,連衝浪男的肌肉線條都畫顯得結實~

不知道這種「罷講台」的制度有沒有培育出更多名模與設計師,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拉近了師生距離,放下了高昂的權威。從小就愛黏在老師身邊搬作業、掃地、當小老師的我,對此並沒有衝擊太大。然而卻時常看到學生與老師間像朋友一班的對談,甚至上課隨意走動、大拉拉的坐。就連極限是翹角的自己都一腳立在椅子上,臉則趴在膝蓋上聽課了。有些老師還會允許學生用本名叫他們,更是開放的跟學生喇賽。
學校圖書館趣拍~

這種坐姿與親近或許在台灣會被視為對師長的不尊重,但我想也是因為這些舉止才使學生有意跟師長談些難以脫口而出的問題。進而拉近了師生關係吧!或許去了講台,在淺意識裡身為學生的我們就不再視師長為權威、學生為下屬了。

記得國小二年級時,老師總是坐在講台上:「你們能做,我當然也能做呀!」留著一頭烏黑捲髮、美麗溫柔又風度翩翩的她,我們總是整節盯著。從頭到腳看幾遍﷽﷽﷽﷽﷽﷽﷽﷽﷽﷽﷽﷽﷽﷽﷽﷽﷽﷽也能做呀!」﷽﷽﷽﷽﷽﷽﷽﷽﷽﷽﷽﷽﷽﷽﷽﷽﷽﷽﷽﷽﷽﷽﷽,還畫了一本素描–蘇老師的穿著與畫像。上課就這麼的消磨去了。有次椅子沒喬好,從講台摔了下來,整班也不禁噗哧的笑了。懊惱的她緊接著一句:「今天就和你們平起平坐吧!反正你們都還小小隻的,我眼睛利,還是看得到你們在幹嘛喔!」

那天只畫到頭像。但課的內容好像更是親近了些。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