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的日子 – Mug 2 Go 環保學校馬克杯架 登報》
前幾日,小鎮的新聞記者來採訪我在學校新起的 Mug 2 Go (隨取馬克杯架)。雖然不是什麼大文章,採訪也只不過十分鐘而已,還是很高興登上後能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能取代一次性塑膠與保麗龍杯的辦法。
![]() |
| 小鎮的電子報 New Glasgow News。右手邊是我,左手邊是我同學。 |
Mug 2 Go 是去年九月剛當上環保社社長時有的初想。規劃了約莫兩個月,終於在十月底上架,便立即被用在我們的 BYO Hot Chocolate(自備杯子換熱巧克力)活動。
Mug 2 Go 的願景是希望能減少學校用的一次性杯子與增添校園溫暖的氣氛。Mug 2 Go 是一個移動式木製杯架(這架子還是學校木專課學生做的呢!),掛滿各式學生捐贈的馬克杯。學生與老師可以自由拿取一個杯子,煮熱水,泡杯茶、咖啡等,他們可以將茶帶去下一堂課享受,用完時再拿回餐飲實習教室的洗碗機。
Mug 2 Go 的願景是希望能減少學校用的一次性杯子與增添校園溫暖的氣氛。Mug 2 Go 是一個移動式木製杯架(這架子還是學校木專課學生做的呢!),掛滿各式學生捐贈的馬克杯。學生與老師可以自由拿取一個杯子,煮熱水,泡杯茶、咖啡等,他們可以將茶帶去下一堂課享受,用完時再拿回餐飲實習教室的洗碗機。
| 木專學生與老師。他們的名字都簽在杯架的後面呢! |
![]() |
| BYO for Free Hot Chocolate 活動 |
這學年,Mug 2 Go 伴隨了許多人的校園回憶,許多校內活動(如BYO,五月時辦的Mental Health Awareness Coffee House)與動人的故事都參與了一杯熱茶。
報上,站在我旁邊的女孩,每節下課都來泡杯茶,暖暖身子;一對十一年級小情侶的晨間慣例就是一起泡著熱可可談論前一日的趣事;前些日子我們一位朋友的外公去世,我們便整節課和他談話,他緊握著杯緣,放了過多醣的綠茶香氣飄散整間教室:糖,或許撫平不了傷痛,但時間或許能吧;還有,一群老師用餐時的小聚會都在餐飲實習教室裡,邊吃邊談,手裡握著冒著白煙的杯子。
| 杯架上總有老師或同學捐贈的茶、咖啡或熱巧克力啦,餐飲實習教室不時還有現烤餅乾~這餅乾是我奶奶前天考的,帶來學校分享~看到那繡著紅色"SPOON"裝著湯匙的玻璃杯嗎?那我秀了三個,花了我大半天... |
記得四月中旬的某日,我匆匆下了以晚到的校車,披著羽絨大外衣,頂著針織帽,背著厚重的教科書,左右手提了社團活動的用具,腦中又想著第一節的地理默寫,跌跌撞撞地推開校門。喧嚷的大廳並未幫我解憂,延著牆走摸到了一間燈熄著,只有外頭慵懶的陽光從落地窗灑進,想說先歇一回兒,喘口氣,再上路。將東西卸下,一屁股坐在黑椅上,看著桌上插的鴨黃鬱金香,娟秀的蕾絲餐巾桌,正享受時,突然一聲:「早安啊!」我赫然回頭,原來身後做了一圈五六個學生,裡頭夾了一位氣質高尚,頭髮雪白小捲,手中握著熱茶的老師。
他們溫柔地對我笑,我尷尬的連忙道歉轉身要走。他們卻一把將我攔住「坐下來聊聊天吧!餓嗎?我們考了薄餅。」地上熱騰騰的餅,我嚼著,泡了杯熱菊花茶,融入他們的談話中。伴隨著香餅與輕巧的音樂,整個空間迷漫著溫和的談話:從音樂到分析恐怖片、觸覺、死亡,六分鐘從淺入深座談了好多。在這兒擁有自己的時間,隔絕外界的倉促。
一聲鐘響才打散了不急著溜的對話。大家打理打理捧著杯子走去第一堂課。我走出那間教室,又立刻被上課的湧潮推著走,拐幾個彎,回眸一看,已忘了怎麼回走的路。這個秘密聖地,我明天還找得到嗎?
「不足為外人道也。」
| 十月初的募徵馬克杯活動。 |
這幾個月下來我很高興 Mug 2 Go 在某些學生的心理佔了一席之地,也希望因為報社的刊登,能讓更多學校或公司知道這個減低塑膠的辦法。












Comments
Post a Comment